吉林省长安网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法治建设十件实事
法治建设十件实事
食品放心工程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超市已经进入‘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的追溯系统,请您保存好购物小票,可以用手机扫描购物小票背面的二维码,输入购物小票的票号,就可在‘公众溯源平台’查看商品来源……”近日,北京华联超市的营业员向购物的顾客详细介绍了商品来源的查询方法。市民李女士欣喜地说,“超市既然能向消费者公开商品来源信息,这些吃到肚子里的食品,我们肯定放心。”

     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入手,大力规范食品药品企业生产经营秩序,通过打造“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促进我市食品药品监管事业规范创新发展,同时也让百姓真正感受到了“舌尖上的安全”。

  “能不能帮我检测一下这大米是不是‘陈米’?”市民贾春阳刚刚在超市内买了5斤大米,由于这些大米是买来给孙子吃的,所以他来到食品药品便民服务站进行质量检测。记者看到,检测人员孙佳将少许大米放入试管内,加入检测试剂,充分摇匀后,大米的颜色变成了绿色。“大米呈现绿色表示是新米,请您放心食用。”听到检测人员的讲解,贾春阳打消了对大米质量的疑虑。

  检测员孙佳告诉记者,为保证超市内食品质量安全,她每天都会随机抽取蔬菜、水果、肉类食品等进行检测,如发现食品质量问题,会第一时间上报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并要求超市将食品下架。令人欣慰的是,在她从事食品检测的一年多时间里,该超市未出现任何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据了解,市食药监局把加强便民服务站建设作为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重要内容,从2014年开始,全市共建成集快速检测、科普宣传、投诉举报、咨询服务、预警交流“五位一体”的多功能便民服务站143个。

  “在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中,我们积极推进可追溯体系建设。”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食品生产环节,全市有619户食品生产企业列为电子可追溯体系建设目标,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在食品经营环节,安装电子追溯设备业户已超过1.4万户,另有数千户企业仍在紧张地安装调试中。在餐饮服务环节,重点突出了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及学校食堂的电子可追溯体系建设,将食品及食品原料进货信息录入了省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实现了全程可追溯。

  编者按 缩小光圈,聚焦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精准定位,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今年,为继续扎实组织开展好法治建设十件实事工作,市委法治办在对2013-2015年法治建设十件实事进行总结盘点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和相关单位,广泛征集了百余条关于今年法治建设实事的意见建议,经认真筛选、综合归纳,以及召开会议协商研讨、组织专家学者论证、征求职能部门意见,最终形成了“2016年法治建设十件实事”。

  今年法治建设十件实事包括,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积极构建新型企业信用监管制度,规范建筑工地用工管理,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规范停车管理秩序,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着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提升社区社会治理和服务管理水平,开展司法公开公众开放日活动。

  法治建设十件实事开展以来,在市委法治办精心组织和强力推动下,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1个市直部门和单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始有终,善做善成,在法治惠民中不断定位工作“新坐标”,使广大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法治建设带来的诸多实惠。





分享到:
长春市长安网
吉林省长安网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

顶部